当前位置: 首页>走进华商>新闻动态新闻动态HUASHANG ZHIYE
综合性培训及咨询管理方案供应商

刘春华:“供给侧”改革能带来什么?

时间:2016-01-11 来源:华商智业 作者:华商智业 点击:956次

       最近,中国国家领导人在提出解决中国经济问题时,提及率最高的一个词大概会是 “供给侧改革”。那究竟什么是“供给侧改革”呢?它会给我们的中小企业带来什么样的管理变化呢?
       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在制定企业的重要决策时,必须要了解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和改革策略的更新,这被称为是企业家的“第三只眼睛”,对生存在中国改革经济浪潮中的中国企业来讲,这“第三只眼睛”可能会决定你的“沉浮去留,生死存亡”,比第一和第二只眼睛还要重要——这是中国特色的国家环境的特质所决定的。
       在2016年的拐点年的伊始,中国著名的管理专家、华商智业董事长刘春华把“供给侧”改革这一企业的新命题给大家剖析一下,供企业管理者在制定重要决策时作为参考。
       我们来回顾和梳理一下关于“供给侧”概念最早的提出和其概念渊源:
(1)供给侧改革的提出:2015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习近平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这是第一次提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供给体系的提出:2015年1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演讲时表示,要解决世界经济深层次问题,“必须下决心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做更大努力,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这是第一次提到“供给体系”;
习近平主席在九天之内两次公开提到有关“供给侧”的话题,这意味着什么呢?
我们继续来分析——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是中国宏观经济制定的数据支持来源机构,也是中国经济调控晴雨表的发布部门,更是中共中央政治局领导经济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而APEC上中国最高领导人的演讲,通常被国际社会视为观察中国经济的风向标。习近平选择一内一外两个场合谈“供给”,足见这件事情的重要。
       “供给侧”意指侧重于“供给”,这也意味着在外需不足、内需潜力和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今后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将从原本的重需求逐步转变为供给需求共同发力。
       一星期后,2015年11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时强调,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再往前翻,早在10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到广东调研时强调,要更加重视供给侧调整,加快淘汰僵尸企业,有效化解过剩产能。
       中央新基调和原来的“以满足需求为导向”的经济发展要求非常不一样。原来企业的商业模式的设计都是从“需求带动内部的供给”的逻辑,如果是从供给侧入手,将意味着是“先有工厂,再有市场”,表面上看是违背市场经济的一般发展规律的。经济结构性调整的“供给侧改革”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
       我们再来界定一下“供给侧改革”的概念:“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研发、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这种改革具体而言,它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坚决废止无效的产品或者服务供给,将企业的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也就意味着:即便是需求侧表面繁荣的企业,如果供给侧效率不高,民营企业将被淘汰,国有企业也面临改制或者重组。
       一味强调“需求侧”改革和调整毕竟空间有限,更为重要的是,需求侧的调整如果过多则会出现营销思维过剩甚至透支;而产品思维的淡化和漠视让产品和服务不能真正做到“有效供给”。例如:中国人对手机需求量很大,但国内市场真正走俏的不是中国品牌手机而是美国苹果手机;中国早有生产电饭煲、马桶等生活用品的能力,但中国人却不吝重金购买日本品牌;中国奶粉的供给量很大,但是中国消费者却到香港、新西兰等国家或者地区“海淘”国外品牌产品;中国化妆品品牌云集,但中国消费者却通过跨境电商购买韩国产品——这些需求侧的潜在需求和显性需求同时存在,但是我们的有效供给却相对不足,经济提振依然是“水中月,镜中花”。
       我们来看一个由青岛华商智业管理咨询专家团队设计的图示:
       这个图示的主题是我们熟知的“微笑曲线”,以图中的曲线划分,右侧是需求侧(蓝色部分),左侧是供给侧(红色部分)。我们之前的改革多是需求侧的改革,尤其是“互联+”技术和平台改变的多是右侧蓝色部分,于是企业出现了“电商平台”、“微商平台”、“创客平台”等等,出现了阿里巴巴等公司的迅速崛起。这些变化本身是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过多的需求侧变革“渲染”让企业管理者忽视了左侧供给侧(红色部分)的结构升级,这样供给侧的供给能力严重不足——供给能力是指高效、先进和差异化技术带来的有效产能。例如:小米手机的右侧非常高效,但是却没有左侧供给侧的有效供应能力。即便是海尔,频繁的右侧变革,也会使左侧的有效供给相对不足。 
       传统意义上来讲,右侧是“三驾马车”带动经济发展,而左侧则是一直缺乏有效的拉动措施,这次国家提出“供给侧改革”就是最好政策的推出。从“三驾马车”到“供给侧改革”,可以看出2016年中国经济演变的背后逻辑。习近平为这一供给侧改革指出出四大关键点:化解产能过剩、消化房地产库存、降低企业成本和发展股票市场。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认为:新一届政府在总结发扬以往需求侧调控经验的基础上,更为大胆、更为精准地在供给侧做文章。比如说,通过简政放权,把原来政府掌握的权力放给市场、放给企业,让市场活起来,让企业愿意去生产(增加供应)。这种宏观调控着力激活微观活力,在减税、金融改革等方面,努力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这有利于提高企业发展能力,增加有效供给。这种供、求两侧相结合的调控方式,是符合中国当前发展阶段的正确选择。
       中国管理界实战专家、华商智业董事长刘春华的观点是:中国企业如果要融入中国经济改革的大潮中,做到与时俱进,转型升级,需要做到以下五点:
1、企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产品和技术思维。聚焦优势领域,在需求倒逼下,优化内部流程和技术更新,称为小领域内的翘楚;
2、企业供给侧管理变革的核心:重视产品的交付和体验,不断优化供给能力和供给体系创新,尤其是使用过程的服务供给(例如海尔创客平台可以多聚焦售中和售后的服务体系建设,这是供给侧的关键点之一);
3、企业要加强核心技术的储备:核心技术被提到新的高度,包括股票市场的融资等,需要企业的核心技术等作为背书;经济恢复和调整后,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将成为新常态下的领军企业;
4、企业要具备竞争力的“内化”:中国消费能力将在一个阶段形成“新常态”,有效的需求需要有竞争力的供给,因此:向企业内部要效益是一段时间之内的企业主命题;
5、企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路:企业要注意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基本命题,向智慧生产和智慧工厂转型,人工成本的上涨是必然趋势,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是供给侧改革的一个主方向。
       其实,供给侧改革是给原本“狂欢至极”的互联网狂热潮打了一剂镇定剂,只改变需求侧的变革会让经济结构失去平衡,大街小巷只为 “淘宝”而倾心的商业新模式让需求侧以价格定胜负,从而让供给侧健康发展严重受损。
       正如图示所示,一边是火焰的红色,一边是海水的蓝色,这正是“微笑曲线”的魅力和内涵:与时俱进的变化是正向,是微笑;逆势而为的顽固,微笑曲线就变为“苦脸”一张了。 
相关链接:华商智业最近针对企业和政府机关部门推出新课题:
1、“供给侧改革”给中国企业带来的变革要求和机遇;(1天)
2、中国政府如何在产业转型中实现“供给侧改革”?(半天-1天)
以上课题均由华商智业专家团协调师资讲解,欢迎大家来电咨询::0532——85651616
(手机扫描以上二维码或者添加guanlijieliuchunhua即可关注刘春华老师微信公众还,更多精彩在等你!)
 
 

分享到:

公众号

视频号

抖音号

微博号
Copyright © 2016-2025 青岛华商智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1408号-1    百度地图
  技术支持:青岛网站建设-青华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