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走进华商>新闻动态新闻动态HUASHANG ZHIYE
综合性培训及咨询管理方案供应商

华商智业专题:中美贸易冲突评述

时间:2018-03-26 来源:华商智业 作者:华商智业 点击:980次

 

中美贸易战:影响及其展望

 

投资要点:中美贸易战升级对两国经济弊大于利是毫无疑问的,同时也不利于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复苏。我们谨慎理性预期,此次中美贸易战全面升级的可能性不大,最终会通过谈判方式解决,谈判或将比较曲折漫长。此次的中美贸易战或有助于促进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和产业升级转型。我们认为,中美贸易战对金融市场短期的激烈冲击已经过去,但贸易冲突解决的前景仍不明朗,从而影响市场的风险偏好,A 股短期继续承压,债市和黄金受益。从行业来看,中美贸易战受损的出口型企业以及中国将进一步开放的行业短期仍将继续面临压力,而产业升级和进口替代企业将会受益。

 

此次中美贸易战的背景

 

去年 8 月 14 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指示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按照美国《1974 年贸易法案》第 301 条对中国发起调查,内容包括中国是否侵犯美国知识产权、强制美国进行技术转让等。

 

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 3 月 22 日签署总统备忘录,依据“301 调查”结果,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涉及征税的中国商品规模可达 600 亿美元,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此前 3 月初特朗普已签署了对进口钢铁和铝分别征收 25%和10%关税的决定,直接剑指中国。

 

中国官方相关部门表示强烈抗议,并出台反制措施。中方表示不想跟任何人打贸易战,但如果有人非逼迫我们打,我们一不会怕,二不会躲。如果美方采取损害中方利益的行动,中方必将采取坚决和必要的应对措施。2018 年 3 月 23 日,商务部发布了针对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 232 措施的中止减让产品清单并征求公众意见,拟对自美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以平衡因美国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给中方利益造成的损失。该清单暂定包含 7 类、128 个税项产品,按 2017 年统计,涉及美对华约 30 亿美元出口。

 

美国贸易逆差的成因与中美贸易现状

 

美国持续性商品贸易逆差是一个已经持续了 40 多年的事实。1976 年至 1996 年的二十年里,日本是美国商品贸易逆差的最大来源国。这个时期,日本成为美国贸易摩擦的主要目标。在 2001 年加入 WTO 以后,中国逐步成为美国贸易逆差主要来源国,自然也就成为美国贸易摩擦的主要国家。根据中方统计,2017 年中国对美货物贸易顺差 2758 亿美元,占中国货物贸易顺差的 65.3%;而据美方统计,2017 年美国对华货物贸易逆差3752 亿美元,占美国货物贸易逆差的 46.3%,高于排第二位至第九位的八个国家之和(44%)。美国今年 1 月份的贸易逆差创 2008 年 10 月以来新高,其中对华逆差为 15 年月以来最高,成为特朗普开征高关税的直接刺激信号。

 

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原因

 

中美贸易严重失衡责任不在中国,主要原因在于美元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美国需要逆差输出美元到全球各个角落)、美国过度消费的低储蓄模式(美国是典型的消费国,通过负债扩张支撑消费需求)、全球价值链分工以及美国对华高新技术出口限制等。而随着全球产业链分工的不断深化,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也就自然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事实上,如果按照最新的“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概念来统计,目前的中美贸易逆差是被明显被高估的。

 

根据中国商务部 2017 年 5 月《关于中美经贸关系的研究报告》,在全球价值链中,贸易顺差反映在中国,但利益顺差在美国,总体上双方互利共赢。据中方统计,中国货物贸易顺差的 59%来自外资企业,61%来自加工贸易。中国从加工贸易中只赚取少量加工费,而美国从设计、零部件供应、营销等环节获益巨大。

 

特朗普发动此次贸易战目的

 

从表面上看,此次美方发起的贸易战是要求中国采取具体措施降低美国对华贸易赤字。但市场普遍认为美国发起此次贸易战具有政治、经济和战略等多方面的目的:一是美国国内政治因素,特朗普希望通过解决所谓的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借此兑现“美国优先”的竞选承诺,同时也为 5 月将进入美国国会中期选举拉票;二是借助通过减少贸易逆差的贸易战,希望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三是先借此在其他敏感问题谈判上获得筹码;四是也许深层次目的在于试图重演 1980 年代美日贸易战以遏制中国复兴。很明显美国对中国加征税的领域不是中国更具比较优势的中低端制造,而是《中国制造 2025》中计划主要发展的高科技产业,包括航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而这些产业也正是美国的优势产业。美国贸易战的根本目的在于阻止中国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继续维持美国高技术产业在全球的领导地位。

 

中美贸易战的后果及其影响

 

中美贸易战升级的负面影响,对两国经济弊大于利是毫无疑问的。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基于国别比较优势和国际分工基础上的国际贸易,将提升两国的经济福利并促进经济增长。以中国为例,2017 年中国 GDP 实现超预期的 6.9%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 2017 年出口的强劲复苏。对美国而言,也势必将增加美国民众生活成本,推升通胀,制约消费,削弱经济增长,进而影响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如果中美贸易战升级,不仅影响经济增长,而且两国还将面临通胀上升的压力。

 

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相关产业的影响不一。如果中美贸易战全面升级,对中国高端制造发展及经济增长将产生不利影响。从目前中美的贸易状况来看,消费电子产品、通信设备、纺织制品等中美贸易有显著顺差。从具体分项来看,科技及电信类产品可能是下一个受到贸易战影响的领域,其次是服装配件、机械设备、鞋类与皮革制品、家具等也均是中国对美国贸易保护相对敏感的行业。

 

中美贸易战的演变与前景

 

我们在之前的报告中指出,这次中美贸易争端仍会拉锯,不会以一方压倒一方收场。我们仍维持对中美贸易战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我们谨慎和理性预期,中美贸易战短期不会全面开打,贸易战全面升级的可能性不大。但未来贸易摩擦和个案冲突仍将不可避免,甚至是一种常态。中美两国贸易冲突最终会通过谈判方式解决,谈判可能是比较曲折漫长的过程。上周末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应约与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通话时表示,双方同意继续就此保持沟通。目前中国除了官方表示反对之外,出台的反制措施也比较温和,也比较有节制。但如果双方管理不当,有可能逐步升级。

 

此次的中美贸易战或有助于促进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和产业转型。中国最高层已经在多个场合表明,在改革开放 40 周年之际,中国政府将出台超出市场预期的改革开放政策。近日中国政府的相关部门高层集中表态,中国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全面放开一般制造业,扩大金融、电信、医疗、教育、养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开放,放宽或者取消银行、证券、基金、期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股比限制。以此同时,中国也将加快实施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进口替代战略。

 

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以及大类资产配臵建议

 

中美贸易战对美中两国乃至全球金融市场的负面影响和冲击近期市场已经充分显现。基于我们对中美贸易战开打并全面升级的可能性比较低的判断,我们认为该事件对全球金融市场或有影响,但最大的冲击已经过去。但中美贸易摩擦冲突仍未明朗,尤其在4 月美国正式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将宣布被提高关税的产品清单,随后将有 30 天的公示时间,这段时间该事件仍将会发酵,从而影响市场的风险偏好,同时也增加中美和全球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风险资产尤其是 A 股短期仍将承压,出口型企业和部分高科技企业,以及中国拟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行业将会面临较大压力。而以国内消费为主、产业升级和进口替代企业将会受益。市场风险偏好的下降,对债券市场有一定的利好作用。黄金的避险价值将会有所显现。

 

 

中美贸易战首轮清单:

 

 

 

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0532—85651616

网址:http://www.huashangzhiye.com/


分享到:

公众号

视频号

抖音号

微博号
Copyright © 2016-2025 青岛华商智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1408号-1    百度地图
  技术支持:青岛网站建设-青华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