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华给企业家的忠告:理性经营企业必须纠正的六个错误常识
时间:2020-02-15 来源:
华商智业 作者:华商智业 点击:1063次

全国的大部分企业马上要复工了,时间紧迫,我不啰嗦,希望用简洁的文字把我的观察、思考和观点给大家阐释清楚。
在家隔离的日子,想必所有的企业家都在通过微信等社交媒体获取信息,一时间信息爆炸,各种观点充斥着企业家的视野。
我也在通过这种方式观察社会的各种思想动态,也在以自己的专业视角分析和梳理这些纷繁芜杂的观点,我把几种有失偏颇的观点稍微修正一下,以正视听,算是对企业家的一些贡献。
近期,我会通过我自己的平台,以直播的方式发声,算是一名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经管向上鼓与呼的社会责任具体践行。
疫情给企业带来的不是“马太效应”,而是“枣核效应”
马太效应来自《圣经·马太福音》里的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使他多余;没有的,要把他剩下的也夺走。”其本意说的是强者恒强,弱者淘汰。
而疫情带来的不利环境不是马太效应,而是“枣核效应”。
关于枣核模型,我在我的博士论文里已经有所提及,并且以大论文的方式发表在《管理科学》杂志上。
全体社会范围内的企业按照其规模和社会贡献,其组成很像一个枣核,大企业占10%,小微企业占10%,中型企业占80%(这个必须放到全国范围内,一个具体的区域会有所不一样),它们好比是悬浮在大海里的一枚枣核,当风暴来临,受到最大影响的是枣核的上端(大型企业),而不是枣核的底端(小微企业)。
因为大企业在最上层,风暴来了之后,滔天巨浪,波涛汹涌,首当其冲的是大企业。
华为集团(2月3日就上班)、百度公司(核心岗位根本没放假)、阿里巴巴(同样,核心岗位早已上班,网上办公管理极严格)等,这些大型的民营企业面对疫情,它们的反应比中小企业强烈得多,因为它们的风险更大。
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呢,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我想说的是,小微企业不要面对疫情就怨天尤人,坐以待毙,那些大企业的大佬们的苦闷比你们多几十倍。我们这个时候,中小企业老板完全可以利用好三个优势:
-
-
-
请各位小老板们亲自出马,身先士卒,带领团队以一当十,三步并作两步走,一年当成三年干,一定会渡过难关。大不了,重新创一次业而已——既然是草,一岁一枯荣,莫与树争,因为大树高耸入云,却也要承担狂风暴雨中扭断枝干的风险。
案例:海底捞、老乡鸡被迫关门停业,但是小饭馆老板转做盒马鲜生的分拣、配送的后台,成为他们的临时2B合作伙伴。
“互联网+”时代,但却往往忽略了“+互联网”
我们可以简单的做如下理解:“互联网+”是天生互联网的企业加持线下的资源,是平台型企业,而“+互联网”是线下实体企业加持四种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
疫情的来临,让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企业与时俱进,与时舒卷的重要。因此,企业家们应该务必重视企业的转型路径和方法。
具体来说,如果你是平台企业,例如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平台,要做好采购、分拣、配送、服务等环节,这些都是互联网难以虚拟化的实体行为;
而如果你是实体企业,例如西贝莜面村、线下电影院等,就要注意加持刚才所提到的四个技术,把算法、获客入口、流量、资金流、信息流、评价等放到线上,做到餐饮在线,娱乐在线等。
图片来源:刘春华课程《疫情经济中的营销突围:三大措施与九个工具》
如果你是中小企业主,更要抓住这样的机会,岂不知,你的灵活性是大企业所不可企及的。
如果你是一家餐馆的老板,你在和饿了么、美团等合作的同时,别忘了,把公域流量转化为私域流量,你必须有自己的数据,这个人一来,只要购买过你的产品,你就有他的标签,例如,他是忌口香菜的客户。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这个客户一定会戴着口罩到你店里排队等你的产品。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我们无法逆势而上,那我们可以顺势而为。无论你是什么类型的企业,请选择适合你的路径和方法。
我特别要说明的是:2020年,是“+互联网”时代的开始,因为即便那些平台企业如何厉害,没有线下实业的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你还是只能空等骑手的到来——没有高品质的放心蔬菜供应,每日优鲜的即时送达承诺成了空头支票。网上“一罩难求”的案例不就足以说明了这个问题么?
案例:阿里健康和医院、医生联合推出在线义诊和检测服务,是“互联网+”;而友客超市连锁和美团等平台合作,就是“+互联网”。
业界比较经典的案例还有创维电视推出的家电小哥APP服务,海信集团推出的赛维电子线上服务子品牌等“+互联网”案例。
未来没有生意,只有生态
三年前我就在全国各地的总裁班或者是企业家论坛上提出了新营销中的六交原则:交流,交际,交友,交心,交易和交互。它们之间是递进的关系,但并不迭代。当交易变为交互之后,生意也就升级为了生态。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认为:传统企业只是服务顾客,它只是交易的概念。顾客是是匿名的,没有名字,交易结束,生意也就结束了。
而新时代+互联网的企业要服务用户,用户是要交互的,用户是要参与你的商业运作的,用户的交互可以让你引领市场。
用户怎么与企业交互?就是要根据用户的需求而变,而非固执的僵化直线思维。比如,在疫情期间,京东推出的专门给医院送快递的无人智能配送车,海尔推出的送餐和消毒的机器人等等。
我们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这是根据需求而推出的新产品,而是应当把它看作企业根据市场变化和用户的紧急需求而进行的一次交互。
这就需要企业要有一个大中台与用户随时交互,例如京东的智慧物流交互平台,而海尔背后是卡奥斯工业物联网平台。
这些企业做的不是生意,而是生态。因为,他们的大中台物联的是无数的合作商,前端的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是融合生态资源的结果。
再如:富士康、OPPO,VIVO,比亚迪等厂商在疫情期开始生产口罩,也是生态的概念。他们一定不是为了盈利,而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但他们成就了其背后的合作伙伴,这就是生态的概念。
做生意短期成就交易双方,建生态是长期成就所有的利益攸关方,你说哪一个会更长远?
案例:2020年2月9日,京东集团及其投资的达达集团(下属京东到家平台和达达快送平台)联合宣布将采取灵活多样的用工形式,面向全社会提供超过35000人的就业岗位,通过余缺调剂、岗位共享等模式,减少疫情在短期内对就业产生的冲击。
2020年2月12日,与叮咚买菜合作“共享员工计划”的餐饮企业有近10家,包括鹿港小镇、伊秀寿司、绍兴饭店、安歆公寓等,有400多名餐饮业的员工在叮咚买菜的一线岗位工作。
企业家们视野里不只是双创,而是三创
2019年两会期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时代升级到了“创业、创新和创造”三创时代。究竟什么是创造,不要咬文嚼字,而要从观察、思考和实践的角度来定义:创造是基于创业冲动和创新思维的基础上的原生价值重塑。
疫情期以来,没有创造硬核的创业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那些有创造基因的企业,诸如丁香医生、叮咚买菜、钉钉办公、腾讯直播和微信办公等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丁香园、丁香医生平台在疫情期推出的疫情播报,不仅可以在线义诊,帮助居家的人进行初步的病情筛选,还特别推出了孕妈答疑、关心区域的疫情订阅等服务,截止到2月14日PV已经达到了超过20亿的点击量。
丁香医生等企业就是有创造价值的组织,在某些时段,抓住机会,以快速的行为创造出卓尔不凡的产品契合用户的需求,为用户创造价值。
创造价值的能力不是看你拥有多少资源,而是看你能整合多少资源。我看到小百货门口用运送箱装好的待送订单,以及社区门口的那个卖菜的货车用微信群的方式把各类菜品不出差错地分好包装,我就能判断出这家小店或者那个街边买菜小老板的创造基因有多强。
案例:创造能力有三个要素:快速,极致和价值。阿里健康的在线义诊、丁香医生疫情播报等都具备这三种要素。
百度免费开放的线性时间算法LinearFold算法,使新冠病毒RNA二级结构预测缩短至27秒;百度智能外呼平台用语音机器人代替人工,帮助政府机构、基层社区快速完成疫情排查和通知。
蓝领升级金领,白领降级灰领
疫情给我们的职场人士敲响了警钟:坐在办公室里的白领,收入可能不及奔跑的外卖小哥。
在年后要找一份写字楼工作的年轻人,你会发现,他找到一份心仪白领工作的概率绝对不如一名分拣员或者是负责外卖派单的客户人员入职的成功概率高,而且后者的待遇更高。
在此之前,关于滴滴快车司机的收入已经超过白领职场人士已经引起来社会的热议,这次疫情来临,像家政(尤其照护老人的护理)、外卖等蓝领人士备受市场欢迎。
最近,苏宁物流发布的人才招聘中,最大需求量的岗位是仓内分拣、包装,社区骑手、快递配送等工作岗位,海信集团年后发布的岗位也主要以工厂内的技能工为主,而且还提供食宿,无责任底薪也超越了初级岗位的白领。
拥有技术和实操的技工更是市场的热饽饽,未来医疗护理、照护技工、烹饪师、健康师等肯定炙手可热。我想提醒的是,那些人力资源服务的公司,与其眼睛老盯着高端管理和技术人才,不如转型关注一下这些蓝领人才。
试想:如果你能为盒马鲜生一天提供2000人的资质达标骑手,你要多少服务费他们都乐意给你。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白领的竞争压力加大,你没有“三创”基因,庆幸空调房比街头的寒冷舒服,那么你就很快降级为灰领了。
企业家们需要在人力资源规划的过程中注意蓝领的储备和培养。没有师傅“传帮带”的蓝领,将是企业工匠精神缺失的开始。蓝领可以转为白领,但白领难以转为蓝领。
蓝领升级,白领降级,说明我们的时代是以奋斗者为本的时代,是公平、向上和灵动的时代。
案例:人工智能不会消灭掉有服务意识和拥有技能的岗位。那些没有服务意识,重复且没有技术含量的工种才会没有前途。
企业家们所要关注的是:蓝领升级,白领突围,未来人力成本的压力更大,如何在商业模式和组织创新来规避过高的用工成本是企业家需要关注的课题。
企业家们务实很重要,但务虚同样重要
中国的八卦图细思极恐,其内涵博大精深。里面的虚实观、潜显观和阴阳观不得不让人叹服。庄子有句经典的名句:“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意思是:只有知道无用的有用,才能把有用的利用好。后来庄子一声叹息:“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企业家们可以理解为:捕鱼只需要一个网眼,并不意味着其它网眼无用。
作为一个企业家,要明白一个道理:增长,不等于成长。增长靠的是务实,而成长靠的是务虚。新经济时代,务实当然重要,但务虚同样重要。
腾讯公司在疫情期推出的腾讯直播(看点直播)让中考和高考的孩子有了线上辅导课,也让一些餐厅,例如安徽阜阳的餐饮品牌“楚天骄”餐饮连锁起死回生。
之前,这家餐饮公司的老板用“断崖、断电和断命”形容春节期间的生意,没想到他们餐厅菜馆大厨的炒菜直播成为了热点,外卖订单络绎不绝。
腾讯直播的推出本身是务虚的,是为了弥补腾讯视频和微信链接的问题,也是为了弥补微信端无法视频直播的短板,推出的初衷是为了在疫情期更加便利居家人士与外界的沟通,尤其是居家学生辅导的问题,但却赢得了市场的尊重——疫情期间的腾讯直播APP下载量位居前列。
务虚者的观点是:我们坚持一件事情,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对的。
市场经济时代,企业很容易太容易陷入功利主义的陷阱,在“有效”这件事上琢磨太多心思,很少去想如何做点“无用之用”的东西。
例如:国内新一代互联网企业家崇尚个性上如同精密的机器,计算准确不断优化,致力于每天的计划和目标。反映在产品上则是精准利用人性展开流量收割、商业变现。
这种做法从企业“赚钱”的角度来说当然是有效的,但却不一定是正确的。
再如比亚迪卖口罩,结果自己的新能源汽车滞销了。不为了赚钱,也不是为了赚眼球的比亚迪的务虚行为一定能赢得众人敬畏,当然包括它们的未来客户。
在阿里巴巴,务虚也是一种能力,而且是高管必须要掌握的能力,阿里给它起了一个优雅的名字:借假修真。
案例: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淘宝、盒马鲜生、阿里健康、菜鸟物流等矩阵企业表现不俗,齐整联动,助力防疫战。
阿里巴巴成功的原因正在于:它不关注短期的利润和营收这些看似有效的事情,它把公司的方向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在阿里内部有一句话被常常提到:“借假修真”。什么是假?业务发展、数据指标都是“假”的;什么是真?企业随着人才和组织的发展逐步提升,才是“真”。由此,务实者有视力,而务虚者,有视野。
本文作者:刘春华
作者简介:中国著名职业经理人,“政学研企”四体合一的实战派和理论派相结合的管理专家;南开大学管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EMBA课程教授;原海尔空调营销总监,原帅康集团常务副总裁,现任华商智业集团董事长;中国营销界最高奖项——“营销金鼎奖”获得者;中国品牌界最高奖项——“太阳花奖”获得者。天津卫视《非你莫属》栏目BOSS团成员,CCTV《经济信息联播》专家团成员,2019年经管类畅销书《华为营销基本法》作者。)
众志成城,齐心抗疫,华商智业免费送出《营销总监108招》(1-10期)课程,停工不停学,华商智业与您一起加油!
(截止时间:3月1日)
齐力抗疫,停工不停学,华商智业为与大家一起学习,联合多位优秀讲师,以音频形式,打造了“众智抗疫,齐力赋能”线上系列公益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