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疫情经济解读
相信大家都知道“曲突徙薪” 这个故事。
像华为公司,在2003年“非典”来临的时候,他们早就开始布局。
第二部分:
不是“马太效应”,是“枣核效应”
在我国,按照企业的规模和贡献企业可以分为3类:
从数量上来看,大概形成“枣核”状态,大型企业数量占10%,中型企业数量占80%,小型企业数量占10%。
疫情期间,中小企业的3大优势:
关于人才的选育用留,诸葛亮选人的3条标准:
华为的用人“四子经”:
桃子:
绳子:
鞭子:
筛子:
当下企业面临着5种风险,企业要成立“一体两翼两辅助”的风险管控体系。
疫情风险,也称为不可抗拒风险,主要是不可预测的自然风险;
资金风险,也称为现金流风险。
客户风险,分析行业的产品或者服务特质,预测未来订单是不可逆转还是可逆转,做好风险管控。
人事风险,人员的变动、流失等带来的企业运营风险。
价值观风险,价值观风险是企业长期存在的风险。
不为名利,名利双至。
小结1:
小结2:
第三部分:
不是“不联网+”,而是“+互联网”
何谓“互联网+”,是互联网企业+线下的各种实体经济企业的商业模式。
何谓“+互联网”,是实体企业+互联网的商业逻辑,以房地产行业为例,未来的发展方向:
不仅关注“互联网+”,更要关注“+互联网”。
专家提示:
关于实体行业与互联网行业,要知道O2O2O的宝贵经验数据。
关于新营销,要转变商业逻辑从O2O、O2O2O到O&O转型。
建议:
关于新零售,是以创造客户价值为核心,通过大数据、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互联网四种技术进行创新,产生可持续发展的新营销模式,其商业逻辑如下图。
小结1:
小结2:
第四部分:
不是“赋能”,而是“聚能”
何谓“聚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而非擅长的事情,是由1到N的顺势而为。
何谓“聚能”,充分利用过剩、有潜力的资源,是从0到1的领势而为。
专家认为,企业在营销的过程中,要解决消费者的“痛点”“痒点”“兴奋点”。
“痛点”是显性的,能看出来的需求。
“痒点”是隐形的,不易察觉出的需求。
“兴奋点”是创造性的需求。
如何做好这三个增量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