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走进华商>新闻动态新闻动态HUASHANG ZHIYE
综合性培训及咨询管理方案供应商

刘春华两首诗句解读:如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时间:2021-03-27 来源:华商智业 作者:华商智业 点击:1396次

我最近给民营企业家和国有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授课的过程中,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底层逻辑也做了解读,这个解读引起了企业家的高度关注。
 
2021年新年刚过,几只大老虎相继落马,这背后好和政商关系的营造也不无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规则逐步渗入人们的心理和日常行为之中,在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和权力尚未被有效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前提下,不健康的政商文化曾经一度滋生蔓延。
 
 

?

 
权利政商关系:贻害无穷的毒瘤
 
“你看中我手中的权,我看中你兜里的钱”,表面上看,交易双方“等价交换”,各取所需,皆大欢喜,实则是一方违纪违法,一方背负“原罪”。稍有个风吹草动,前者锒铛入狱,后者苦心经营的企业顷刻崩塌。
 
从历史上看,中国有商轻官贵的传统,掌握权力的各级官员把持着,如审批、监管等重要资源,从商者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发展下去,就不得不去以利开道,换取权力的庇护。手握权力的人也热衷通过商人将手中的权力“变现”。而当商品交换的原则渗入这一过程后,双方甚至会把违法的权钱交易看得理所应当,长此以往则诱生了诸多政商文化中的潜规则。
 
“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自古以来 ,这种以权利相交的政商畸形关系,最后都是以悲剧收场的,即便是那个红极一时的“红顶商人”胡雪岩。
时代亟待构建新型的政商关系,需要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
 

 
亲清政商关系:亲商清的文化
 
时代需要的新型政商关系就是“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而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核心在于“亲”和“清”两个方面。
 
首先看“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政府领导干部同民营企业家打交道要守住底线、把好分寸,并不意味着领导干部可以对民营企业家的正当要求置若罔闻,对他们的合法权益不予保护,而是要积极主动为民营企业服务。这要求领导干部在守住底线的前提下与企业家真心实意地打交道,特别是在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更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帮助解决。
 
我们来看,在底线上的“亲”,不是道路以目,而是贴近现场,公正公明地为商界服务。
 
再来看“清”。要做到“清”,首先要着力完善相关体制机制,规范权力和资本的行为,同时,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就是需要政商双方恪守公仆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各守原则、相向而行。政府干部牢记自己是公仆的定位,而企业家需要把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二合一。政府干部要时刻关注健康的营商环境的发展,而企业家要 “聚精会神办企业、遵纪守法搞经营,在合法合规中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我们来看,这里提到的“清”,是正本清源,是风清气正,是清清爽爽,是向上向善。
如果用一首诗来形容“亲”,应该是郑板桥的那首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所以,种树的未必是为了留一片绿荫给百姓,只有心中装着百姓疾苦的管理者才会无树也有荫。
 
如果用一首诗来形容“清”,应该是王冕的那首诗句:“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要留清气满乾坤”。
 
而这满乾坤的香气,一定是在隆冬末的春天里飘散四溢,氤氲开来,沁人心脾。
 
(本文部分观点特别鸣谢《中国文化报》记者田国垒;本文作者:刘春华;作者简介:中国著名职业经理人和管理实战专家;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双博士学位;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EMBA课程教授;原海尔集团营销总监,原帅康集团常务副总裁,中国营销界最高奖项——“营销金鼎奖”获得者;中国品牌界最高奖项——“太阳花奖”获得者)
 

分享到:

公众号

视频号

抖音号

微博号
Copyright © 2016-2025 青岛华商智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1408号-1    百度地图
  技术支持:青岛网站建设-青华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