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定价策略里藏着人性洞察,今天笔记本写满了三页!"结业仪式上,某科技公司市场总监李姐晃了晃密密麻麻的笔记,眼角的笑意还带着课堂讨论的热乎气。这场为期四天的营销管理EMBA课程,像一场思维的饕餮盛宴,让50余位来自不同行业的管理者,在战略、产品、品牌、策略、服务与团队等板块交织碰撞中,重构了商业认知的坐标系。
课程中,有位学员分享"曾为冲销量砸了百万广告费却没留住用户"的经历后,刘春华老师抛出的"用户生命周期管理"模型,让大家突然懂了"为什么老客户复购率才是生命线"。而服务模块的角色扮演更是高潮迭起,扮演客户的学员故意刁难"售后响应慢",扮演客服的学员现学现用"情绪安抚+需求转化"技巧,台下笑声中全是恍然大悟的点头。
最后一天的团队协作沙盘模拟,把四天的知识揉成了实战考场。当各组为"虚拟新品上市"制定全案时,做制造业的张总主动担纲"战略官",电商出身的李姐负责"用户策略",金融背景的学员拆解"成本模型",原本陌生的同学突然成了互补的战友。"原来营销不是市场部的独角戏,是研发、销售、客服全员拧成的一股绳。"结业考试的案例分析环节,有人用品牌定位理论重构了家乡特产的营销方案,有人用服务蓝图优化了公司的售后流程,考卷上写满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各自业务的破局思路。
暮色中的教室灯还亮着,学员们围着教授讨论到最后一刻。有人拍照留存板书上的"营销铁三角"模型,有人互相添加微信约着"回去就试试用户旅程地图"。这场课程的意义,或许正如结业证书上写的:"营销不是冰冷的数字游戏,而是用温度链接需求、用智慧创造可能的商业艺术。"当学员们带着写满笔记的本子走出教室,夏夜的风里,已经飘起了新商业实践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