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3日,著名管理实战专家、国内知名高级职业经理人、华商智业企业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刘春华,受邀为中国伯乐研究《企业营销总裁班》的企业家学员们授课,授课主题为《营销渠道突围及大客户开发》。
本次课程是刘春华老师专为渴望打破增长瓶颈的企业量身打造,用30+标杆案例、12套实战工具,带企业家学员们打通从渠道布局到客户留存的全链路增长通道。
课程伊始,刘春华老师从两个现象观察切入:泡泡玛特用15年践行“尊重时间、尊重经营”的长期主义,却在资本套现中暴露成长隐患;苏超联赛凭借10元低票价撬动全民参与,让地域文化成为流量引擎。这两则案例折射出当下企业面临的典型矛盾——既要坚守价值创造的初心,又需拥抱敏捷创新的市场逻辑。
渠道突围的本质是重构连接效率。刘春华老师提出“2557法则”:通过系统梳理25个潜在渠道,筛选5-7个核心阵地精准发力。这不仅是数量增减,更是对渠道价值的动态评估。正如青岛啤酒交易所的启示:当传统渠道增长乏力,不妨用“金融+场景”的混搭思维炮轰城墙缺口。而蜜雪冰城全球四万余家门店的扩张奇迹,则证明了下沉市场渠道深耕的复利效应。
大客户管理的关键在于全生命周期运营。在课堂上,刘春华老师重点拆解的“七步漏斗模型”,从信息筛选到签约交付形成完整闭环。其中价值洞察环节的“135产品法则”尤具实操价值——用1个差异化定位、3个用户实惠点、5项技术支撑构建竞争壁垒。某污水处理企业的实战证明:谁能精准把握决策链上的“技术把关人”与“关键影响者”,谁就能在招标红海中突出重围。
客户分级管理是可持续增长的底层引擎。刘春华老师将客户分为“共生型”“成长型”“交易型”三类,实施差异化的资源投入策略。华为“不做客户薇甘菊”的竞合哲学值得深思:真正的伙伴关系是互相成就,而非零和博弈。正如景德镇“油菜花经济”的启示:单一爆款终会凋零,但“春赏花、秋收粱、冬酿洒”的产业生态却能穿越周期。
课程尾声,刘春华老师聚焦新质生产力对营销战略的重构。索洛残差理论揭示:技术革新与人力资本提升才是全要素增长的核心。国信水产的“船载舱养”科技让大黄鱼游出深海,字节跳动用100元餐标打造人才护城河——这些创新都在印证同一个真理:低门槛是打开市场的高速公路,高标准是通行证,分层次是服务引擎,而生态圈才是终极战场。
营销的终局不在于攻城略地,而在于构建万物生长的土壤。
最后,刘春华老师送给中国伯乐研究院企业营销总裁班的企业家学员们一首藏头诗,期待与更多企业家同行者共赴思维盛宴。
-END-